解不解封,真的是一大難題。防疫跟經濟之間的拉扯,其實沒有標準答案。
真正的關鍵,在於全民的取捨。多一點防疫的不便,就少一點經濟。讓百工百業早一點復甦,防疫就會多一層風險。
這些道理,我想大多數的民眾都懂,也都願意盡量配合。
但,今天公佈的 #微解封,許多細節真的不得不說充滿了矛盾。
例如,健身房跟電影院開放,但學校的運動空間(例如籃球場或棒球場)不行?
健身房跟電影院屬於「室內空間且循環空調」,再怎麼說,都比學校的棒球場(戶外空間及戶外空氣)來的危險吧?
另外,教育部說高中以下的操場,開放讓社區民眾運動。那更奇怪了,操場可以讓社區民眾運動,那能不能讓該校學生運動?文字上看不出來。
沒有道理社區民眾可以使用,該校學生卻不行吧?
那如果操場可以使用,那戶外籃球場呢?畢竟你都開放室內健身房了啊,不是嗎?
操場部分很奇怪的是,又加上一個但書:「符合所在地地方政府防疫措施,適度開放戶外操場」。所以意思是,要讓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嗎?到時候會不會又吵成一團呢?
室內外運動場館(游泳池除外)開放,那為何學校棒球場及籃球場又不行?
室內外運動場館禁止競賽,那練球呢?(謎之音:教練,我想練球啊~)
有許多像我一樣的家長,坦白說看到今天這些新規定,真的很傻眼啊!我們願意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,但這些政策的確是有邏輯不一致的問題。
暑假才剛開始,家長們都正在為了安頓小孩絞盡腦汁,同時,小孩們也不可能整天待在家裡。
另外不得不說,開放電影院有很迫切嗎?現在大家在家裡看劇看Netflix看到翻掉,電影院有必要急著開放嗎?
還有,國內九人以下旅行團開放,但不能室內五人集會?5>9嗎?9人旅行團難道全程都不會聚在一起嗎?
懇請指揮中心多為焦急如焚的家長們想一下吧。